《 五元之亂!餐飲業者趁勢佈局新商機 》線上對談全記錄|iCHEF 永續餐廳運動

為了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問題,各國紛紛展開減塑行動,包含制定減塑政策、推行減塑方法等等。

台灣也在今年 7 月份正式公告《 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 》,針對所有塑膠一次性飲料杯( 含保麗龍杯 )提出管制政策,除了給予自備飲料杯至少 5 元的價差優惠之外,連鎖業者也需要在 2023 年 1 月 1 日開始,提供消費者「 循環杯 」借用服務。八月份台北市也接力宣布,將於 12 月起禁止使用「 一次用塑膠飲料杯 」,也隨著相關政策陸續上線,無論是針對店家還是消費者,都引起了相當廣泛的討論。


因此在今年秋天的 iCHEF Day 中,特別舉辦一場對談活動,也邀請到各方代表,包含獨立媒體、環保團體、循環容器廠商、餐飲業者,一起來聊聊在這轉換過程中,餐廳老闆該如何快速應對!同時為了能擁有更多餐飲業者的觀點,我們在事前也對 iCHEF 的用戶針對環保意向進行了調查,當中也看到許多有趣的數字!

為了讓 iCHEF 用戶能更有效率的觀看,我們將內容分成三個主題,以系列影片的方式呈現。除了影片之外,本篇文章也會以重點節錄的方式,帶領大家深入其中,希望能給各位不同的啟發!

首先,我們先來認識一下,本次的對談陣容:

EP1 從塑膠袋到飲料杯!台灣的減塑進程

◈ 注意!2030 年全面禁用四種一次用塑膠製品

隨著相關法令上路,我們時常聽到業者反映「 政策倉促 」及「 配套不足 」,為了釐清這些疑慮,本次座談也邀請到政策倡議方的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」( 下稱環資 ) 來現身說明。

其實這十幾年來,環保團體都在為了這塊土地努力,希望能夠推出所有人滿意的規範。2018 年環保署也已經提出針對「 四種一次性塑膠製品 」的限、禁用時間 ( 請見下圖 ),也在當年就開始大規模限用塑膠提袋與塑膠吸管,原訂該在 2020 年的 5 元價差優惠,也因疫情的關係延宕到了今年 ( 2022 年 ) 執行。

「 不要懷疑政府對限塑的決心! 」子郡笑著說道,接著政府也會按照時程持續推動,在 2030 年之後全面禁用吸管、飲料杯、購物袋、免洗餐具等一次性塑膠製品。

◈ 為什麼我們先?論環保政策的公平性!

除了上面提到的政策倉促、配套不足等聲音之外,iCHEF 也從問卷調查中看到,對於一般性環保意向的業者支持度有 63.7 %,但是到「 5 元優惠 」政策時,支持度則掉到 49.6 %,延伸問到獎勵折扣優惠該由誰負擔的時候,有 65% 的業者都傾向於政府買單。而我們進一部探討時則發現,其實許多店家在意的是「 為什麼是下游業者先 」、「 怎麼不連寶特瓶一起規範呢 」等等相關對於追求公平性的言論。

其中環資也提供另一角度的觀點「 應該看待整體國民的公平性 」,假設是由政府補貼買飲料的優惠,平常不喝手搖飲的人就享有不到這優惠補助。同時子郡也解釋到寶特瓶沒有納入規範的原因,主要是來自「 後端回收的效率差異 」,目前寶特瓶的再利用率高達九成,但在一次性塑膠杯的回收再利用價值相對低,大多都是直接進到焚化爐,所以才得先從一次性塑膠製品開始規範。

◈ 新制上路後,自備環保杯比例 4.5% 上升至 9.6%!

再來則是要從消費者面來分享了,食力在 7 月份《 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 》上路後,也針對消費者做了問卷調查,在有折扣誘因之後,願意自備環保杯的意願,從原先的六成提高到了九成,而我們也針對 iCHEF 用戶調查到,7 月份上路後,消費者自備環保杯的比例也從 4.5% 翻倍成長至 9.6 %。

我們也認為,環保杯的使用也將開始邁向主流,餐廳業者更應該趁現在做好準備,迎接這巨大的商機。

EP2 環保政策業者買單?對餐飲業者的挑戰!

◈ 業者最大挑戰:SOP 流程靈活調整

在有了折扣誘因,消費者自備環保杯意願提高後,業者除了成本要考量之外,其實最讓多數店家煩惱的,反而是現場的營運流程。當消費者拿著大小、材質不一的容器時,對現場門市人員造成不小困擾,更不要說是環保杯內的清潔度對飲品的影響。

因此,不管上到大型連鎖業者,還是小至街邊獨立店,現在最大的課題是要來調整營運流程,而食力也補充到,已有業者開始推出「 公杯 」的概念,並與消費者完好溝通,同時也能教育消費者「 正確響應環保的方式 」。

◈ 危機變轉機!節省耗材+客戶關係建立

雖然這段「 陣痛期 」對業者來說,無疑是不小的影響,但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,格雷先生英式下午茶的 Eddie 也逆風分享自身的觀點,在面對自備杯優惠,以門市而言可以減少耗材支出,同時也能與消費者進行良善的互動,無論是熟客的培養,還是對於潛在客戶的信心建立,對於整個品牌形象都是正向、加分的!

◈ 環保升級!循環容器概念興起!

面對環保、永續等相關題目時,其實沒辦法只靠理念來落實,除了靠消費者及店家共同努力之外,市場上還是需要許多解決方案,而「 循環容器 」在環保杯這議題上面,充分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串連店家、專業清洗廠、物流、消費者,把可重複用的環保杯、餐具,洗乾淨消毒好送到店家,讓消費者在購買飲料時,可採用「 甲地租、乙地還 」的方式,直接租借容器,再拿至到合作店家或自助歸還站,進而取代一次杯的使用。

而食力也藉此分享到,老實說像循環容器的運行概念也行之有年了,像是美食街每個攤位的後場是沒有清洗人員,也是仰賴專業的清洗公司,所以在飲食產業中,已有配套完善、非常專業的清洗業者。

好盒器也分享到,現行他們皆依照衛福部的清洗消毒規範執行,同時也正與專業的檢驗團隊,像是 SGS ( 全台最大測試、檢驗、驗證服務公司 ) 共同研究、並制定一個良好的循環容器專屬清洗標準,作為未來的執行方式,提供店家與消費者最大的保障。

EP3 借力使力!業者的應對之道!

◈ 清涼感消失?呈現商品的新機會!

照目前的減塑推廣進程,各地方政府將陸續於 2024 年前,跟上台北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的腳步,對於業者而言,除了要在目前的五元優惠折扣下去想辦法之外,也要為了限塑之後所產生的衝擊做準備,而影響最深刻的,不外乎就是當塑膠杯轉換至紙杯或是循環容器後,飲料消失的清涼感與視覺效果。

格雷先生英式下午茶的 Eddie 也提到,除了把目標放在味覺呈現外,在原先提供的視覺感受上,也可以透由紙杯設計,以及品牌理念的延伸去做改變。而 iCHEF Ken 則以便利商店作為例子,每次在咖啡杯設計上,都能看到各式各樣新主題。

◈ 降低成本差距,開多模 vs. 開單模怎麼選?

針對容器設計,延伸來聊聊的則是「 開模 」,我們明白業者的常見做法是鎖定固定大小及規格,以大量印刷來降低總成本,不過現在印刷也是越來越進步,印刷的方式也因應市場需求,提供更多元的選擇,Eddie 也與我們分享到,可以和廠商去討論,以「 總箱數不變、開模數量增加 」的方式來降低支出成本,而業者也能衍伸出更多行銷玩法與設計方向。

◈ 政策紅利期來了!趁勢掌握團訂商機、曝光資源!

隨著環保政策持續推進,伴隨而來的不單只是衝擊而已,我們也從中看到許多新的機會以及對應的行銷資源,像是政策面有提到 2023 年起,在連鎖超商必須有 10% 的門市使用循環杯服務,而政府在推行的過程中,也會引導所屬公家單位開始使用,因此業者能夠趁現在開始佈局、引進循環容器,以免錯失各種團訂訂單。

除此之外,相對應的行銷資源也是不容錯過,除了會有公家機關的行銷資源之外,若有和 foodpanda 合作,且在好盒器服務範圍內的話,也能夠獲得額外的曝光,如同前面提到,以經營品牌的角度來說,能夠多接觸支持環保永續的消費者,對品牌也是正面、具有加分效果的。


iCHEF 的觀點

◈ 市場沒有飽和,只有重新分配

最後,我們認為「 永續、環保 」會是大家越來越看重的議題,隨著消費意識的提升、政府積極推動、科技的進步,會漸漸帶領消費者到綠色消費的層面,除了食材採用之外,也會開始重視容器、品牌意識等等與環境永續有關的選擇。

與此同時,我們也認為這會是餐飲業者,重新與消費市場對話「 請你注意我 」的機會,也是因為這樣層出不窮的變化,讓餐飲市場變得有趣、變得多元。挑戰同時也代表著機會,希望 iCHEF 的所有店家,能夠趁勢把握住,一起讓這個產業越來越好。

◈ 多元觀點、破解迷思!

而讓餐飲業越來越好,也是 iCHEF 選擇舉辦這個系列座談的原因,希望能夠提供不同的觀點,讓更多的業者了解到其他層面的想法,同時也希望能解除一些迷思,帶給大家正確的資訊。也如同座談標題《 趁勢佈局新商機 》一樣,期盼這些作法、觀點,都能夠為店家在餐廳經營上帶來實質的提升。

接下來,iCHEF 也會持續推進「 永續餐廳運動 」,提供給店家更多、更好的選擇,一起為這個環境、社會努力,讓開餐廳成為一門更好的生意。

作者:

iCHEF

我們相信科技應該是餐廳經營的助力而非阻力,所以 iCHEF 每天與數千位餐廳老闆並肩作戰,攜手開發、精進,讓 POS 成為幫助每個餐廳老闆實踐其獨特理想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