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講究料理精神的高級餐廳,在外送平台上不見得能吸引眾多顧客購買?
到底哪種類型的餐點,才能被外送平台優先曝光?
開設吃義燉飯及 Boogoo Cafe 等數家複合式餐廳的 James,進攻外送平台後,在短短六週就衝到 4.8 顆星與超過 500 則評論!
本篇文章節錄自『大店長晨會 Podcast』#55 ,由主持人 — 尤子彥 邀請到「Let’s Open 開吧創辦人 — James」前來分享他們如何強化餐點的產品力,進攻外送平台!
|關於大店長晨會與 iCHEF|
《大店長晨會》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服務經營知識的 Podcast 節目,由《大店長讀書會》創辦人尤子彥主持,每週兩次、固定在節目中分享產業趨勢、知識與案例 ;2021 年起,iCHEF 成為《大店長晨會》的專屬合作夥伴,透過雙方的結合,擴大並持續提供不踩雷的經營觀念,期待帶給餐廳老闆們更多新的啟發,一起開出好餐廳!
不管是因為疫情影響,還是順應現代人的消費習慣,外送平台訂餐的需求飆升,提供外送服務的餐廳比比皆是。
在眾多競爭者中,如何在外送平台上脫穎而出?本篇將介紹「強化餐點產品力」的三個重點,來打造適合生存在外送平台的餐點!
一、產品力=滿足消費者需求
即擁有正向價值,使消費者有興趣並產生購買慾的能力
對於餐廳來說,「產品力」是思考「你的餐點要用哪種形式去接觸消費者,才能被大眾接受」。如果不是大眾很能接受的產品形式,再怎麼打造,業績成長都有限。
過去餐點的「產品力」可能是份量、口味、價格等等,而現今餐點如何被拍照、被呈現、被討論…也成為「產品力」的其中一環,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。
James 就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現況:這幾年 Instagram 興起,餐點「好看」比起「好吃」更重要,拍起來的照片漂亮是基本條件。Instagram 改變了資訊傳遞的方式,老闆們必須去學習曝光的關鍵,用視覺取代長篇的介紹文字,進而使消費者有興趣並產生購買慾。
那在外送平台上面,餐點需要做什麼調整?為什麼精心烹調、講究料理精神的餐廳,有可能會成為吃力未必討好的生意?
二、調整餐點的特性
選擇客人接受度高的品類和方式
外送看不到老闆的熱情、店面裝潢、員工服務…因此在選擇外送品項時,要思考餐點的產品力適不適合,來調整餐點特性適應外送需求。
餐點最常碰到的問題,是因爲外送時間較長發生產品變糊、變冷、融化,即使用了較高級的食材,好不容易送到客人手裡,最後卻無法得到好評,白忙一場,實在是很可惜。
吃義燉飯到了外送平台上,James 這麼做!
內用店一客燉飯 $300 元左右,豐富的海鮮食材經過多道流程烹調,高湯也是長時間熬煮,濃郁的燉飯獲得許多客人喜愛,但這個單價移到外送平台上時,價格相對較高。且在準備上架外送平台的過程中,James 發現燉飯放久了變得太稠、不好吃,因此針對外送餐點做些改變。
James 將燉飯的高湯比例降低,並且簡化烹調步驟,煮的人力與時間減少,在餐點價格上也稍做調降。這樣的餐點特性更可以承受運送時長,維持客人拿到餐點時的品質。
調整了餐點特性後,提供好吃的餐點、價格合理,加上好的消費體驗,又要如何才能讓客人會願意再回購或是推薦給更多人來買!
三、提高出餐速度
提高效率,減少客人等待的時間
在內用店吃飯,等待餐點時可以坐著聊天,出餐照正常流程出,不會講求要非常快速;反觀在外送平台上,客人付了錢想要快速拿到餐點,買賣雙方的生意半小時左右就結束了。
因此,打造品質穩定、物美價廉、出餐速度快的餐點,才能在外送平台上長久生存!
吃義燉飯到了外送平台上,James 這麼做!
前面提到 James 簡化了烹調流程,備餐時間縮短,價格調降…因此餐點的風味改變了。這樣的做法讓原本的客人流失一小部分,目標族群換成新的一群人。
在外送平台上,James 選擇以更快速、更優惠、品質穩定的餐點來接觸消費者,反而讓訂單數和營業額翻倍提升,在短時間內許多好評價!
每間店、每個餐點都具備不同的產品力,有適合或不適合外送平台的地方,James 分享了自己的作法,給各位老闆參考看看!
以上就是本次的節錄內容,總結一下強化外送產品力的三個重點:掌握客人的外送需求,調整餐點的特性,再提高出餐速度!

具備外送平台消費者注重的產品力,能夠滿足需求,你的訂單數和營業額就會變高,正面評論隨之增加,平台上給予的反饋和曝光資源也會變好,自然而然就成為適合在外送平台上生存的餐點!
「大店長晨會」每週一、週四 08:00 各大平台準時開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