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通路養熟客時代(上)|iCHEF Day 2021.春

疫情一週年,餐飲景氣回來了嗎?
當外送已從飆漲到穩定,下個成長空間會在哪裏?

iCHEF Day 2021 春季場,解密後外送時代的餐飲新方向「 全通路養熟客時代 」並發表了第二季即將上線的新功能,希望能幫助餐廳夥伴迎戰新時代的全通路經營。

這次,我們將拆成兩篇文章說明。本篇將以『 2020 餐飲景氣趨勢 』為主,另一篇則著重於『 iCHEF 新進程規劃 』。

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,疫情後如何進入「 全通路養熟客時代 」吧!

關於 iCHEF Day

iCHEF 從 2020 秋季開始,在每年的春天與秋天,舉行 iCHEF Day,和大家回顧與展望『 餐飲景氣趨勢 』及『 iCHEF 進程規劃 』。


2020 年因為疫情的影響,餐飲業的大家真的都辛苦了!
進到 2021 年疫情趨緩後,景氣回來了嗎?外送日常化後,下一步是什麼?

iCHEF 將資料去識別化後和政府提供的大數據比對,整理出了下方的數據分享給老闆們一些我們看見的餐飲趨勢走向。

2020 餐飲止跌,但未恢復成長動能

圖中灰色是台灣整體環境的走勢,藍色是餐飲業走勢,紅色則是 iCHEF 用戶資料。

我們可以看到 2020 年的景氣從第一季後開始衰退,餐飲業整體倒退了 6.5%,iCHEF 店家仍維持在 3.47%;進到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第二季,整體餐飲業倒退了 12.4%,iCHEF 店家則是倒退了 3.09%;到第三季的時候因為三倍券、國旅等影響將景氣拉升回到正成長,iCHEF 店家平均單店的表現也提升到 7.95%;但進到第四季,成長動能沒有繼續往上而是回到 4.08% ,接近第一季的平穩狀態。

相較於台灣整體環境,2020 年餐飲業的起伏更為劇烈,但第三季到第四季的上升幅度,與整體環境相去不遠。

白皮書所取的 iCHEF 數據為 2019 和 2020 皆有營業的餐廳,可能無法反映退出餐飲市場業者的營運情形,但看得出來 iCHEF 數據與整體餐飲業趨勢一致。

與 2019 相比 2020 餐飲創業少兩成

由經濟部每月新登記的餐飲家數資料顯示,其實一二月的年增率都是呈樂觀的正成長,但農曆新年後,可以看到不只疫情期間,後十個月都是負成長,最低點甚至退了 30.8%,反映出疫情讓餐飲創業相對保守,導致新開店家數在疫情開始後平均少兩成。

疫情讓外送這個餐飲型態愈來愈普遍,一度讓很多餐廳老闆都在思考,外送就是未來主要趨勢了嗎?會成為唯一的營收來源嗎?如果你也有這個疑慮,讓我們接著看下兩張圖吧!

餐飲電商交易量年增率從 367% 降至 44%
顯示外送漸趨成熟

從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 2015 至 2020 年的數據可以看到,餐飲電商的交易量在去年第一季經歷第一波大幅成長,之後最高一度提升到 367.2%,雖然在 2020 Q4 降至 44%,但仍是穩定的成長幅度,顯示目前走勢逐漸成熟。

這個走勢同樣也反映在 iCHEF 資料中,平均單店營收外送佔比的數據。

雖外送總產值持續提升,單店營收占比已穩定

從 2019 年 6 月份開始看,可以看到疫情前外送佔比已經開始攀升,從14.2%拉到平均17%,也能明顯看到疫情最嚴重的幾個月,更是拉到了 19.4%,但後來則是回到平均在約 17% 左右,所以根據最近兩個季度的數據來看,相較疫情高峰期,目前的外送平均單店營收占比已逐漸穩定。

這裡則是反映了外送的確已經成為餐廳運營相當重要的一部分,但想要再 進一步提高成長動能,會需要擴大對於外送的投資,或是另尋其他的成長方式。

沒有紅利且廣告成本上升,餐廳自營流量需求提升

疫情期間加速了餐廳多通路接單的發展,除了外送上的投資,也在思考如何用更多方式接單,不論是 LINE 點餐、線上點餐網站等等,但外送的佔比變高,讓分潤更有感,而同時在疫情期間往線上經營方向前進時,數位廣告成本更是持續往上升。

接下來老闆們想到的就是,那我可以有自己的線上點餐管道嗎?
怎麼樣可以有效的經營再導客?

也就讓自營流量的需求更提升了!

小餐廳想升級自流量經營 難以滿足兩大門檻

除了原本內部的內用外帶和外送平台的上架,有些餐廳也開始經營自己的 LINE、Facebook 粉絲專頁,或是點餐網站。平台越來越多,不但管理起來很費力,管道之間還無法比對會員資料,想做到讓客人透過自己的管道進行點餐並留下會員資料並不簡單,勢必得找到有效經營的方法。

為了達到有效經營,首先你得必備這兩個條件:

1.整合管道會員,累積資料:

有人喜歡直接走到你的店裡,有人喜歡用社群平台找到你,有人習慣先 Google,想提升有效性,先把你目前分散各處的會員導到同個地方吧!

在進到線上導流的時期,我們不能只看單次交易,你必須累積你的會員資料,提升完整度,才能後續經營並再利用這個流量再導客。

2.建立客戶方便的互動管道:

剛剛提到的自營流量,當然你可以找一個資料能填的很完整的平台,但得前提是你的客人要願意使用。

試想如果是你去用餐,得下載一個新 App、註冊一個新網站,或是得填寫長篇的資料才能加入會員,你自己會加的意願有多高?在決定管道時,不妨讓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,想想什麼是更簡單便利的加入方式。


iCHEF 不想讓小店輸在科技

大型餐飲品牌,面對全通路的時代,各個新增千萬投資升級舊有科技,就是為了要整合門市與平台。鼎泰豐砸錢整合了 Uber Eats、星巴克用 LINE 寄杯撈新客、王品推出跨品牌的集兌點為了衝會員的黏著度。

那麼小餐廳呢? iCHEF 不想讓小店輸在科技!我們投資研發和世界品牌攜手合作,跨平台整合 POS,從之前的 Facebook 集點趣、Uber Eats 整合接單,到現在的 Google 我的商家整合開通、LINE 點餐的深度整合。

因此對應這次我們看到的餐飲趨勢,iCHEF 推出「 全通路養熟客科技 」希望能讓小餐廳能專心把店開好,科技的部分讓 iCHEF 來提供協助!

想知道 iCHEF 在第二季將推出什麼功能及服務嗎?
點我看 《 全通路養熟客時代(下)|iCHEF Day 2021 》將進一步說明 iCHEF 的科技解決方案。


更多餐飲趨勢分析,讓專業的來!

前面講這麼多,是不是覺得還想知道更多餐飲趨勢呢?像是店型、地區、季度等等各自的趨勢走向是什麼?自己店的狀態相較於產業是好還是壞?

iCHEF 與東方線上攜手解碼 iCHEF 餐飲大數據,整理了一份《 2020 餐飲景氣深度報告 》。完整的分析報告 4 月中就會上架在 iCHEF 後台,用戶免費下載!

並將舉辦一場線上分享會,開放給更多餐飲夥伴參加。詳細活動內容還請持續關注我們 iCHEF 餐廳幫 LINE 官方帳號,不錯過最新消息。

加入好友

作者:

iCHEF

我們相信科技應該是餐廳經營的助力而非阻力,所以 iCHEF 每天與數千位餐廳老闆並肩作戰,攜手開發、精進,讓 POS 成為幫助每個餐廳老闆實踐其獨特理想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