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 QR Code 點餐,取代昂貴的人力成本:新加坡-呷三碗車站|iCHEF 用戶專訪

新加坡  中式小吃  內用 / 外帶 / 外送

餐飲業的經營方式已經產生改變。終於度過了漫長的疫情挑戰,各處開始開放用餐,客人可以再次回到喜歡的餐廳訂餐、聚餐。雖然恢復了過往熱鬧的用餐景象,但許多餐廳老闆也開始意識到,這次的重新開始並不像從前那麼簡單。

餐廳的營運需求滿載,但人力卻跟不上過往的的配置和數量,曾經人才濟濟,現在則是嚴重人力短缺,面對這個現況加上消費習慣變化帶來的新挑戰,餐廳老闆必須找到解決方案,而答案很明確:「自動化」和「科技工具」是兩大不可或缺的關鍵。

在餐廳營運流程中,透過科技工具點餐 ( 例如 QR Code 掃碼點餐 ),已被許多經營者認為是解決人力問題的必備救星!

本篇文章我們採訪了【 呷三碗車站 】老闆 — 黃傑偉,分享他們提供內用掃碼點餐的背後原因與體驗心得。


位在新加坡專賣台灣街邊小吃的【 呷三碗 ( Eat 3 bowls) 】,提供滷肉飯、雞肉飯、蚵仔大腸麵線、鹽酥雞等菜色,就是要讓你到新加坡也能享受到道地的台灣味!

【 呷三碗車站 】是他們的第二間店面,除了餐點品項增加之外,更特別以台灣火車站為主題設計,給客人更多的台灣印象。

( 圖片來源:呷三碗車站 Eat 3 bowls Station Facebook )

把台灣味帶到新加坡!從攤販開到餐館

結合三種台灣美食,呷三碗 誕生

台灣人認證的道地美味【 呷三碗車站 】其實是從 Seah Im Food Centre 的一個小攤販開始,黃老闆和太太經常去台灣旅行,都喜歡台灣菜的他們決定將最具特色的三道餐點『滷肉飯』、『雞肉飯』、『蚵仔大腸麵線』開始以單品的方式販售,但他們想讓客人一次體驗到三種台灣美食,所以想出了「 Sampler set 」的嚐鮮組合,將三樣主菜放在小碗裡推出,因此【 呷三碗 】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。

( 右側菜單圖片來源:呷三碗車站 Eat 3 bowls Station Facebook )

經營了一段時間,【 呷三碗 】擁有了固定的熟客,才促使了他們決定在 Crawford Lane 開立一間設備更齊全,讓客人可以入內用餐的餐廳。那個時候的點餐流程,是先在座位上放菜單,讓客人自己填寫後拿到櫃台,由店員輸入訂單送到廚房後,印出單據讓客人查看金額並進行付款,但隨著餐飲環境的變化,人力已經不夠負荷,必須解決此問題。

我願意付錢,但沒有人會來找這份工作

工資高不是問題,人力短缺才是主因

由於環境的變化,餐廳要招募服務人員越來越難,就算是想要雇用外籍員工也難度很高,要擔心支付徵收費,還要保有競爭力的薪資等級。黃老闆說:「 工資高是一回事,我願意付錢,但最大的問題是人力短缺。 」沒有人要應徵,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。

QR Code 點餐對他們來說的確是新事物,也有考量到線上金流的費率成本,但在多方評估下,黃老闆說好處是超過這些額外費用的。雇用員工的基本薪資成本就高,儘管當客人少的時候,要做的工作變少,他也同樣需要支付給員工一樣的工資,而透過 QR Code 的方式點餐,減少了大量需要人力的工作,省下的大量成本,遠遠超過因此需要支付的金流費用。

黃老闆分享到,能解決了人力問題,對他們來說無疑就是最大的優勢了!因此也就開始使用『 內用掃碼點餐 』的功能。

用有限的員工數,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

讓內用客人自己掃碼點餐,解放櫃檯人力成本

在營運的流程中加入了『 內用掃碼點餐 』後,【 呷三碗車站 】開始不用一直要派人待命在櫃台進行點餐和結帳。

客人可以自己掃描桌上的 QR Code,用自己的手機就完成點餐和線上支付,他可以照自己的習慣的速度隨時進行點餐,不需要排隊等候服務人員幫他點餐,也不用讓服務人員等候他決定要吃什麼,讓點餐的彈性變高,服務上也較無壓力。


新的營運流程讓【 呷三碗車站 】能夠在有限的員工人數下,為客人打造更舒適的服務體驗。如果你有機會前往新加坡,也不妨一起到場體驗看看這個獲得台灣人認證的台灣味吧!

【 呷三碗車站 (eat 3 bowls station) 】

地址:103 Pasir Panjang Rd, Singapore 118531
營業時間:11:00-21:00 (週二公休)

作者:

iCHEF

我們相信科技應該是餐廳經營的助力而非阻力,所以 iCHEF 每天與數千位餐廳老闆並肩作戰,攜手開發、精進,讓 POS 成為幫助每個餐廳老闆實踐其獨特理想的工具。